首页 > 疑难杂症 > 产后问题>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宝宝接种乙肝疫苗时需要注意什么?

2024-02-15 23:33:14产后问题点击:106

在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10%为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慢性携带者。控制这种疾病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一般来说,任何未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都应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但需要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应用人群应该是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在妊娠期间为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另一高危人群助孕括乙肝患者及其配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以及与乙肝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

接种乙肝疫苗前,一定要检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抗HBc)。只有检测结果呈阴性的人才可以注射。两岁以下儿童若无密切接触史,可直接注射乙肝疫苗,无需检测。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只有疫苗产生足够的抗体才能起到预防作用。而且,足够的抗体并不是永久性的,一般只能维持3到5年。以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追加注射。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疾病。

它对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没有保护作用。疫苗接种者还可能感染甲型、丙型、戊型、庚型肝炎等病毒。有条件的女性可以在婚前接种乙肝疫苗。婚前疫苗接种并不排除新生儿在出生后接受常规疫苗接种。两者结合效果更好。女性婚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有助于阻断“母婴”或“父婴”传播途径。

接种疫苗的准妈妈可以将接种疫苗产生的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力直接传递给胎儿。如果她们的丈夫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通过接种疫苗体内产生的抗HBS可以抵抗丈夫精液中的感染。传入的乙型肝炎病毒可以保护卵细胞和受精卵免受感染。

乙肝疫苗接种的具体方法是出生后2天内(48小时)注射首位针;第二次注射是在宝宝1个月大时;第三次注射是在宝宝6个月大的时候。经过这3次注射,有效预防时间约为5年。当孩子到了5岁时,仍应按上述方法再注射3次。

上一篇:精囊炎怎么治疗最有效(如何治疗精囊炎)

相关阅读

试管合作联系微信

ivfhezuo
复制微信号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1
热门标签
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