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孕妇饮食 > 婴儿饮食>

面对婚姻,当代年轻人都在忧虑什么

2024-01-05 01:16:59婴儿饮食点击:59

调研发现,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女性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43.92%,比男性多出19.29%。经济发达地区青年选择“不会结婚”的比例占14.4%,比小城市青年高出7.7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越发达,主动选择单身的人越多。很多人发出疑问,面对婚姻年轻人在忧虑什么,接下来我带你们来了解一下。

1、基于个体主义价值观,部分青年过于重视对个人价值感的追求

个体主义最大的表征是期望“为自己而活”。“Z世代”青年深受个体主义影响,他们注重自我的情感认知、心理体验、精神需求和价值实现,不仅个性鲜明,而且自我意识凸显,独立性更强。在个体主义价值观导向下,这些青年在婚恋中的独立意识更强,注重自我感受及自主选择。

2、基于互联网碎片化认知,部分青年对婚恋产生灾难化思维

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化、碎片化特征,导致深度思维能力弱化,鉴别信息能力下降,容易形成对事物的知觉偏差和刻板印象。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成长起来的“Z世代”青年,其对于婚恋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网络,就会形成对婚恋的非理性、灾难化思维,进而出现“恐婚”现象。

3、源于现供卵生活时空挤压,部分青年对寻找合意伴侣产生无力感

在竞争日益激烈和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的当今社会,高强度的工作不断挤压着年轻人的个人生活,造成了工作与择偶之间的张力。加之人际交往圈子小,网络满足了大部分交往需要,现实社交需求减少,以及婚恋信息不对称,商业化婚恋服务平台公信力不足,都增加了合意伴侣的搜寻难度,延长了搜寻时间。

4、基于“宁缺毋滥”的择偶观,部分青年对婚姻匹配存在过高期待

对合意配偶的过高期待是青年婚恋意愿低的内在主观因素。很多青年对择偶持有理想主义的态度,而当预期与现实出现落差时,就会哀叹:“找到合适的太难了!”他们既注重“门当户对”,也注重“内在匹配”;既要求物质基础,也要求三观契合;既要求“颜值担当”,又盼望“有趣的心灵”。

5、囿于婚育高成本,部分青年对婚姻风险采取理性规避的态度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子女的普遍重视,“恋不起”“结不起”“养不起”已成为横亘在“Z世代”青年生活中的三座大山。导致很多人出现恐育心理。“Z世代”青年关于婚姻的态度更加理性务实,对“成本—收益”的权衡已成为婚姻决策的重要因素。

6、基于“母职惩罚”,部分女性对婚姻产生抗拒与犹疑

伴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女性同样面临激烈的职场竞争。然而,以家庭为主的子女照料模式和不够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得女性不得不直面由于“母职文化”和职业歧视而造成的“母职惩罚”。调研发现,女性不想结婚的首要原因为“不想生孩子”(占比为68.83%),对生育的犹疑成为女性不婚的客观障碍。

上一篇:吸入式新冠疫苗上市时间(国内新款新冠疫苗什么时间上市)

相关阅读

试管合作联系微信

ivfhezuo
复制微信号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1
热门标签
都在看